昆明市东川区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2024年工作情况2024年,在区委和上级检察院的坚强领导下,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下,区政府、区政协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区检察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基本价值追求,统筹落实市检察院“强贡献、提质效、稳规模、育人才”工作要求,以检察之力融入东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三个示范区”和“六个东川”建设中持续发力,各项工作在量的合理增长下保持质的有效提升。
一、高质效抓实政治建设,推动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把稳检察工作“方向舵”
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党组会议学习26次,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8次,全员政治轮训3次,各党支部学习研读33次,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重要批示精神,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严格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主动向区委请示报告28次。
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毫不动摇坚持和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高度警惕境外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深入组织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宣传教育活动。坚持以法治化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严格落实“一案三查”“两个一律”工作要求,将“打伞破网”贯穿办案全过程,审查起诉涉恶犯罪案件1件4人,对检察环节案件线索全部依法处置,全面筑牢国家安全检察防线。
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坚持把党建工作和各项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切实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成功创建“春城先锋示范党支部”1个,荣获市级以上“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人。打造“党建+支持起诉”品牌,主题党日活动进乡镇,积极促成村民与企业和解,现场支付12万余元土地租金,维护村民合法权益。以东川检察党建标志为载体,制定“四实”工作标准和“七心”服务标准,通过“链式”党建进行实时推广、动态宣传,不断推动监督评价回访工作常态化开展。支部结对共建,开展了金融安全、禁毒、归侨侨眷权益保护等领域法治宣传,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效履职。
二、高质效服务中心大局,扎实开展检察为民办实事,搭起检民关系“连心桥”
深入推进平安东川建设。强化检察环节打击犯罪、维护稳定的各项措施,统筹规范适用宽严相济、认罪认罚从宽等刑事司法政策。共受理审查逮捕案件169件306人,审查起诉案件228件331人。不批准逮捕52件133人,不起诉36件56人,适用认罪认罚案件186件268人,适用率85.94%。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践行“铜心润民”工作法,以健全落实“2+3(1)+N”机制为抓手,受理群众来信来访46件48人,检察长接访22件22人,答复率100%,为东川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检察护企助力企业发展。在产业项目攻坚行动中优化检察产品。办理侵犯民营企业财产、损害企业利益案件2件8人。锚定知识产权保护方向,开展“东川面条”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专项监督活动,形成跨区域协作监管合力,“东川面条”品牌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办理的督促规范企业探矿活动保护高山草甸行政公益诉讼系列案入选最高人民检察院“民主党派‘益心为公’志愿者参与辅助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办案典型案例”和“2023年度云南省人民检察院保障和服务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典型案例”。
检护民生增进民生福祉。围绕民生这个最大的政治,持续做实人民群众可感受、能体验、得实惠的检察为民举措。成功办理东川区首例涉未成年人指定监护的支持起诉案件,对未成年人保护由“刑”到“民”协调发展。围绕未成年人、残疾人、困难妇女等重点救助对象,办理司法救助案件36件38人,发放司法救助金83万元。聚焦农民工讨薪问题,办理支持起诉案件38件,追回欠薪15万余元。公益诉讼检察助力电梯安全隐患消除,保障群众“上下”安全。
深化正风肃纪反腐“雷霆行动”。在市检察院统一领导下,开展调查核实线索案件4件,协助市检察院调查核实职务犯罪线索3条,向区纪委监委等部门移送线索4条。加强与区纪委监委协作配合,制定《提前介入工作机制》,规范监察权到检察权衔接的运行路径。受理审查起诉职务犯罪案件4件10人,联合组织区属各部门主要领导观摩职务犯罪庭审,以庭审“零距离”,推进“沉浸式”纪法警示教育走深走实,筑牢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思想防线。
规范“一老一小”行业秩序。以最高检“十一号检察建议”为抓手,召开工作联席会议,重点围绕养老机构安全保障制度、人员管理、环境卫生等多项内容进行联合整治,联合行业主管部门开展“提防诈骗守护夕阳”主题宣传活动,打造养老“安全巢”,守护最美“夕阳红”。依托“利剑护蕾”专项行动,针对文身店铺违规经营情形,督促行业主管部门加强对文身服务行业监管,形成治理合力,引导规范经营。
普法强基“润泽”民心。选派34名干警担任法治副村长,深入开展“六进”宣讲,通过菜单式、沉浸式普法宣传,共开展法治宣传40余次。结合邻里、婚恋纠纷、电信网络诈骗等重点领域热点事件、影视短片以案释法,新媒体平台发布原创稿件174篇,阅读量超10万次,利用“小故事”反映“大道理”,引导老百姓尊法、守法、用法。
三、高质效履行法律监督,推动东川检察工作现代化,当好法治建设“答卷人”
全面加强刑事诉讼全环节监督。加强侦查引导,推动构建以证据为中心的刑事指控体系,提前介入引导侦查28件次。依法对侦查活动进行监督,立案监督1件,撤案监督2件,纠正侦查活动违法4件。依法对审判活动进行监督,提出抗诉2件,纠正审判活动违法1件。纠正财产刑执行违法5件,纠正看守所监管违法5件,纠正社区矫正违法2件。在刑事执行监督中制发的社会治理型检察建议入选全市“2024年第三季度刑事执行检察典型案例”。
综合履职做优未成年人双向保护。从严惩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依法惩戒和教育挽救涉罪未成年人。涉未成年人审查逮捕、审查起诉人数同比分别下降22.22%和35%。制发家庭教育令29份、督促监护令26份,开展家庭教育指导课3期,筑牢家庭保护“第一道防线”。办理的张某刚猥亵儿童案和骆某强奸案分别入选“云南省女检察官服务大局司法为民法治担当”十佳案例和优秀案例。全力写好检察机关与专门学校协作文章,提供资金5万元用于专门学校心理辅导及法治宣传,组建法治宣讲队伍,利用法治微电影、座谈交流、寓教于乐等形式开展20余次法治宣讲。自专门学校开办以来,共有265名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矫治,矫治期满离校156人,97.43%的未成年人回归到学习、生活中,学校、老师、家长均对矫治效果表示满意。
做细做专民事检察监督。加大民事生效裁判、民事执行、虚假诉讼等监督力度,办理民事检察监督案件153件,其中支持起诉达成诉前和解101件,向市检察院提请抗诉1件。对金融领域“砍头息”“套路贷”等虚假诉讼进行“穿透式”监督,提出再审检察建议2件。办理的涉某宝投资公司网络借贷平台虚假诉讼系列案在全市民事检察座谈会上作经验推广。
全面深化行政检察监督。强化对行政生效裁判、行政非诉执行等案件监督力度,办理行政检察监督案件52件,维护司法公正、服务法治政府建设。严格把握行政处罚可罚性、必要性,办理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反向衔接案件34件,提出检察意见21份,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处罚31人,防止当罚不罚。办理婚姻登记行政生效裁判监督案件4件,与民政部门共同研究、协调处理,实质性化解婚姻登记行政争议,帮助当事人实现“婚姻自由”。1件婚姻登记纠纷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案件入选“昆明市检察机关2023年度典型案例”。
塑造“益美东川”公益诉讼特色品牌。紧紧围绕服务中心大局,开展保民生、护产业、美乡村、绿山河、树品牌等工作,办理诉前案件33件。注重以“诉”的确认实现司法价值引领,依法提起行政公益诉讼4件,民事公益诉讼3件。积极融入服务和保障“长江上游生态修复示范区”建设,对老雪山铁矿依法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督促企业先后投入300余万元进行生态修复和地质灾害治理,保护了下游90户360余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办理的“督促整治饮用水安全保护消费者权益行政公益诉讼系列案”入选“云南省女检察官服务大局司法为民法治担当”优秀案例。
四、高质效深化检察改革,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深耕队伍建设“责任田”
从严开展纪律教育整治。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和检察管理工作纪律教育,紧盯市委巡查组巡查反馈问题和区委政法委政治督查反馈问题整改提升。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开展集中专题学习10次,检察长讲纪律党课2次,开展警示教育7次。扎实开展“以案促改”专题民主生活会,深入查摆突出问题,制定整改落实措施45个,切实做到“整改一个问题,堵塞一个漏洞,消除一类隐患”。
加强党风廉政责任落实。坚持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以案为戒、以案促改,压实“一岗双责”,扎牢制度“笼子”,深入推进清廉云南建设“十大行动”,常态化开展顽瘴痼疾整治工作,组织填报排查整治自查表83份,填报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及重大事项记录55条。开展节前警示提醒7次,主动接受派驻纪检监察组监督,纵深推进全面从严管党治检。
聚焦业务素能建设。常态化开展岗位练兵、专题业务培训、政法机关同堂培训等,选派干警到乡村振兴一线锻炼,着力提升干警群众能力,1名干警荣获“云南省调解能手”称号。鼓励青年干警加强理论研究,调研成果获省级主题调研征文三等奖1篇、市级法治建设优秀调研成果1篇、《昆明检察》刊登6篇。
各位代表,我们主动接受人民监督,主动走访人大代表,报告上半年检察工作情况,征求到改进意见建议4条。区人大常委会听取工作情况报告2次,专题调研检察机关助推专门学校建设1次,向区政协委员通报意见建议办理情况1次。人民监督员参加办案活动73件次,提出监督意见58条,组织公开听证12件次,开展案件(事项)监督评价371件次,进一步拓宽人民群众了解、参与、监督检察工作的渠道,将接受人民监督贯穿检察工作始终,促进检察工作更加规范高效。
2024年,区检察院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各项检察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我们的每次进步、每个荣誉背后都离不开区委和上级检察院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离不开区政府、区政协及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在此,我谨代表区检察院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同时,在实现检察工作现代化新征程上,还存在以下问题和不足:一是检察业务管理理念、体系、机制、能力现代化水平还不高,数字检察潜能挖掘深度不够,检察业务管理和检察发展需要不协调。二是队伍建设还有薄弱环节,干事创业的举措还需优化,全省、全市领军型人才稀缺。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在不断改进中取得发展成效。
2025年工作安排
2025年是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和“十五五”规划的布局之年,区检察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市、区委全会精神,在融入大局、服务大局中持续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检察实践。以加强政治建设为引领,以全面提升检察管理水平为方向,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为主线,以建设一支高素质过硬检察队伍为保障,在依法全面履职中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东川实践。
(一)强化理论武装,擦亮鲜明政治底色。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把学思践悟习近平法治思想和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对“最大的政治”和“国之大者”时刻做到心中有数,持续擦亮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鲜明政治底色。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紧盯“党建+”工作目标,培育壮大“益美东川”检察文化品牌。
(二)主动护航大局,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中心工作推动到哪里,检察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依法打击各类危害国家安全、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扰乱社会秩序犯罪。扎实推进基层治理,全力以赴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拓展延伸“检察护企”行动,运用法治力量守护产业项目发展。加大公益诉讼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织密生态文明司法保护屏障。强化“一老一小”法律服务,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监督短板,加大对未成年人教育帮扶、司法救助力度。
(三)加强检察管理,提升法律监督质效。深刻领悟“三个善于”,科学运用“三个结构比”,一体抓实“三个管理”,做优诉讼环节全流程监督,综合运用抗诉、诉前磋商、检察建议、检察意见等多种监督手段,实现最佳监督效果。综合运用公开听证、听取意见等方式,给检察权运行“加把锁”,不断推动“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
(四)紧盯队伍建设,求真务实干出实绩。坚持和发扬自我革命精神,围绕落实和完善司法责任制,下大力气做实政治建设、业务建设、职业道德建设,培养更多一专多能的“全科检察官”。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践行抓工作“主动想”“扎实干”“看效果”三部曲,实事求是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争当“排头兵”。
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海。新的一年,区检察院将在区委和上级检察机关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全面落实本次会议决议,努力做到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东川实践新篇章贡献更大检察力量!